《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19年1月刊纸质版、iPhone 版、ipad版、kindle版都已经上市啦。新鲜出炉的杂志有哪些精彩文章,待小佛爷替你慢慢梳理开来~
【惠普公司大中华区总裁:让注意力回归客户】
回到惠普公司之后,庄正松面临的是不断下降的中国市场份额。他发现问题在于惠普过于专注在内部的问题上,如果把心血、能力和时间专注在客户身上,就能够做好服务,重新赢得客户。因此,他采取了三项措施:专注客户,做好服务;建立与总部的良好沟通和获得支持;重塑业务和品牌,发力中小企业市场。这些举措不仅让员工的士气得到提升,还在生意量和客户满意度方面获得不错的结果。
【百度总裁张亚勤:AI时代,拿了一副好牌】
随着云计算的行业应用市场的打开和云计算生态的形成,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扩大整个人工智能产业,对多个行业,乃至物理世界和未来生产生活方式都会产生深远影响,并将人类带入AI时代。张亚勤认为,人工智能将是比移动互联网大十倍的市场,而在这一高精尖领域中,老牌互联网企业得益于其基因、技术储备和规模效应,在人工智能产业的竞争中占据了最好的位置。在移动互联时期稍显沉寂的百度也会凭借AI能力,再次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
【完美世界董事长池宇峰:经营企业重在打造特色制度】
创办14年以来,完美世界在影视、游戏、院线、动画、文学、媒体等领域收获颇丰。如今完美世界也在回归教育产业,这体现的是池宇峰对创意和教育行业的深度理解,以及数十年来经营企业的经验积累。近期,池宇峰在接受《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专访时,回顾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和完美世界几次重大战略转型。他依然坚持着打造创造幸福、传播快乐的完美世界的愿景,经过数十年的探索,也掌握了越来越多实现它的技巧和方法。在他看来,经营企业最重要的是要打造自己的特色制度,特色制度是企业吸引人才、构建竞争壁垒的根基。
【数字化转型中的五大陷阱】
数字化转型是当下的热潮。面对潮流,企业或兴奋于追逐可能出现的商机,或焦虑于落伍时代步伐的风险,纷纷奋勇争先,如潮水般涌入转型者之列,以求立于潮头,或希望至少可以分一杯羹。 然而,今天,数字化转型的不少陷阱已然显现:战略陷阱(把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作为新增长点)、组织陷阱(寄希望信息化部门承担数字化转型重任)、工具陷阱(以为引进数字化工具就万事大吉)、治理陷阱(以为抓到数据就占据了优势)、业绩陷阱(以为数字化转型能够立竿见影)。对于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来说,既要积极投身洪流,也应冷静思考,努力避免掉入各种各样的陷阱之中。
【顾客主义:数字化时代的战略逻辑】
作者认为,在数字化时代中,顾客是解开战略选择谜题的唯一钥匙。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最大挑战并不是数字技术本身,甚至不是因数字技术而推动的协同共生的商业关系,而是我们能否转换一贯的认知框架,由此发展出一套区别于以往的战略逻辑。本文把这一套战略逻辑称为“顾客主义(Customerism)”。在这套逻辑中,顾客是考虑所有问题的出发点,不是行业变量或企业资源。而当顾客成为了共创的主体、改变了价值创造和获取的方式后,可能导致爆发式(而不仅仅是线性)的增长。
【创新文化的严峻事实】
创新文化一般都被形容得很有趣。但作者认为,创新文化被误解了。广受大家喜爱的那些特征只是创新的一部分,另外还有一些更难、更无趣的东西会抵消它们。包容失败就要不容忍无能。乐于实验就要有严格的规范。要有心理安全感,就要适应近乎残酷的直白。合作必须与个人责任相平衡。而不分层级的扁平结构需要强大的领导力。创新文化具有两面性,必须妥善管理这种两面性造成的矛盾,否则无法成功建立创新文化。
【效率的高昂代价】
消除浪费是管理学的终极目标,但在作者看来,过度关注效率可能造成极其负面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效率过高的企业可能造成社会失序。这是因为随着效率的提升,专业化程度变高,效率最高的竞争者获得的市场支配力越来越大,因此效率带来的回报越来越不公平,并形成风险极大的商业环境。高回报只会流向越来越少的公司和人群——这种结果显然不可持续。补救方案是让企业、政府和教育机构花费更多精力在对竞争优势并没有直接影响的因素上:复原力。这可能会减少短期效率收益,但从长远来看,将创建更稳定和公平的商业环境。
【全球化4.0:特大组织如何防止规模效应失灵】
随着特大组织越来越多,它们都面临一个问题:越大越脆弱。如何解决规模效应失效问题?本文认为,以下四大因素决定了一个组织能否顶住瓦解的压力,并从规模效应中获益:第一个因素是未能强化并重塑体系扩张的基础;第二个因素是忽视难以避免的裂痕,为系统带来压力;第三个因素是随着系统变得更为复杂,未能对其加强控制;第四个因素是未能避免系统赖以扩张的基础仍存在风险。企业及社会能否持续从规模效应中获益,取决于其能否以正确的方式扩张正确的业务。